《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很多。水资源就是其中之一,是构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加之长期以来,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城市地下水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大漏斗,引起海水倒灌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再加上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及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应这一需求引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及课程内容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全球水资源的运动过程、分布特点、现阶段的开发利用状况,系统学习并掌握水资源质评价、量评价方法,掌握取水工程基本概念、理论、工程技术与设计方法,学习和了解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水环境污染监测与评价方法,熟悉现代节约用水理论、中水回用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全面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关知识[2]。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虽然近几年学校开始提倡教学改革创新,鼓励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但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仍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三中心”为主,即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依旧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意识被忽略,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当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不符[3]。
(二)课时过少。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在理论上与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取水工程、水处理技术、水力学等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在技术上涉及到取水工程设计计算等实践性强的内容,但课程总学时只有24课时,教学中就会存在学时不够的问题,导致很多内容无法系统讲完,不能很好地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4~5]。
(三)课程内容冗杂,更新慢。教材内容包括绪论、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量评价、供水资源水质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取水工程、节水理论与技术、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内容多、杂、乱,重点不够突出,对本专业有重要作用的内容如取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介绍简单,无工程实例的计算介绍。课程内容较落后,近些年来随着水资源行业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理论、新规范、新技术等,但教学的相关内容并没有添加或者更新。
三、教学改革
(一)传统理论教学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采用小组或单独形式共同讨论和研究某一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教师指导选题;学生独立探索;师生交流;师生评议;总结提高[6]。在该课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将纯理论讲授法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穿插授课,如在讲解水体污染这一知识点时,将基本概念讲授给学生后,让学生以水体污染为主题,调查身边或家乡水系现在的水质情况,其污染情况、污染源等内容,再以小论文或者PPT的形式分小组展示,共同探索保护措施,最后教师在做综合点评并给出成绩,计入课程的期末考核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该教材内容与《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内容有重复,在教研室共同讨论下,将两门课程中相同章节,比如地下水的形成,由《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讲解,排课时考虑课程先后顺序,避免出现知识点断接的现象,同时减少课时的浪费。另外,针对教材内容杂乱,重点不突出的特点,在规定的24课时前提下,根据专业特点,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将相关性大的内容,比如取水工程分配8个课时进行详细讲解,重点内容力求精讲,达到一定深度。另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讲解供水水质评价章节时,可设计常规的水质检测实验如:pH值、浊度、COD等,鼓励学生课后去实验室进行动手操作。同时,可利用周末或者课后时间带领学生参观资江岸边的取水头部,通过实物的介绍,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三)改变考核方式。该门课程概念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杂而多,且一直以来学校主要以作业、考勤加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平时成绩仅占30%,期末考试占70%,学生往往平时上课不用心,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式复习,抢记知识点,以考取高分,没有系统理解和掌握重点,容易出现“考前突击背,考后全忘记”的局面。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17级教学中,考核方式改为作业(10%)、考勤(15%)、小测试(35%)、期末小论文40%,提高了平时成绩,并通过随堂小测试督促学生边学边消化,而期末小论文则由教师给定多个参考题目,学生可自由选择亦可自拟,通过对水处理构筑物、节水措施、水质检测、水体污染等方面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相连,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一篇:善待沟河 从我做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