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低,仅为世界人均淡水占有率的1/4。同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达9 亿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农业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据有关调查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工业因水资源匮乏造成的损失多达千亿元,农业土地干旱面积为2700万hm2。水是发展农业的根基,更是人类生活赖以生存的资源,必须全面发展节水型农业,构建节水型社会。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1 人均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加剧
据有关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m3,而世界人口水资源平均占有率约为9000 m3,是世界上缺水国家之一。如今我国正处于严重缺水期,预计我国在2030年后人口增加到16 亿人,水资源缺口量增加到400 亿~600 亿m3。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国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持续增加,水资源供求矛盾愈加严重,已成为工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障碍。
1.2 水资源利用率低,开发不合理
部分城市、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不合理,过度开发问题依然严重,导致上下游、左右岸的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水资源丰富地区,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水资源匮乏区域间歇性断流,甚至是无水可用,无法保障基本生活和生态环境。在农业发展方面,由于农业灌溉不合理、水利设施不完善,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很多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现象严重。
1.3 水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条件多样,雨水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南部水资源充沛,年均降水量普遍达到1000 mm 以上,而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年均降水量不足400 mm,缺水问题十分严重[1]。
1.4 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带来的是水资源严重污染问题。工业、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我国每年所排放的污水量为600 亿t,并且很多污水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我国有8%的河段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减少了生活水资源总量。此外,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足,水力资源开发不合理,减少了湿地、天然湖泊面积,恶劣极端天气增加。
2 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重要意义
2.1 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灌溉量需求逐渐增加,导致水资源、农业发展矛盾愈加突出。而高效节水型农业可以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减少水资源使用量,以现有的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我国农业大省的农业用水比重占据总量的60%以上,而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用水比重,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2.2 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两高一优”农业不仅仅注重农业生产质量,同时也强调农产品的质量、商品性、价值、上市时间等,这就对农田灌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效节水型农业要求农户可以同时掌握灌水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对农田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观测。为了能够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农业部门和涉农企业也推出了滴灌、喷灌等新技术,有效提升了农田灌溉质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农田灌溉效率、水分生产率,配合灌溉系统洒药、施肥,实现了一体化经营。同时,高效节水型农业作为农业领域发展的关注焦点,一旦高效节水型农业试点成功,便会大面积推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升级优化目标。
3 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
3.1 采取工程措施节水
建设中小型农业灌溉水库,科学配水。同时,采用深耕蓄水方法提高雨水渗透量,加大中小型农机的投入和推广,采用农机进行深耕细作,保持水土质量。进一步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有助于降低地面蒸发量,实现农田道路林网化、荒山大绿化,植被有助于涵养地下水,调节农田小气候[2]。结合现阶段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现状,具体的工程节水措施:一是渠道防渗。保证渠道、渠道床的保水量,投入较低费用,保持水资源引入的安全性、便利性,直接将农业灌溉工程的水资源运输到农田中,实现低投入、高收益的目标。二是管道传输灌溉。田间渠道系统由管道输水系统替代,配合低能耗机泵、管路系统低压输水,可用末级软管直接浇地。三是喷灌。引入喷灌设备建设喷灌系统,将管道的水施加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在空中,形成水滴状,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水分,降低运输损失,水资源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四是微灌。引入微灌系统,将水压入到滴灌器,此时会以小流量水湿润根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用水需求。该灌溉方案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合应用在大棚、果园等领域。
上一篇:水肥一体化对设施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