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分配与业绩评价探析

一、引言

2020年初,习近平在对审计工作做指示时强调,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逐步开放,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审计实践来看,资源分配不合理,考核指标不科学,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充分发挥。因此,要实现内审员状态最优、审计价值最大,需要合理分配审计资源,科学设计考核指标。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及分配思路

(一)内部资源的界定

商业银行内审部门的资源主要分为审计项目和其他工作。审计项目是内审部门主要的资源,也是内审员的关键资源,审计项目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内审员工作成果和业绩评价。因此,是否参与审计项目、在项目中的角色、被安排的审计领域等属于对资源的分配,其分配过程是否公平合理,影响着内审员工作的积极性。其他工作主要有党务、对接其他职能部门的事务性工作等,其他工作的分配,也影响着内审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内部资源的分配思路

资源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内审员业绩评价,是充分调动内审员积极性的关键起点。由于内审员经历、专长、性格等个人禀赋不同,而监管部门也要求商业银行定期对内审员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内审部门可在项目前期,组织可能参与项目的内审员围绕项目涉及的前沿研究、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内部制度等进行命题并形成题库,在确定项目主审人及其他审计组成员时,将题库组卷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这样可以考核内审员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经验知识,有利于内审员提前进入项目状态。其他工作资源分配,也可参照这样的方法进行。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业绩评价

商业银行内审员业绩评价指标是对内审部门业绩指标的分解。按指引规定,对内审员评价,还应纳入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结果。

(一)业绩指标的制定

内审部门在制定内审员业绩指标时,通常由部分内审员牵头设计和修改,在征求意见后定稿颁行。实务中,牵头业绩指标设计的内审员往往容易根据自身禀赋对指标按照对自身有利的倾向进行设计,其他内审员因关注不足或理解偏差,在指标设计环节干预或参与较少,导致业绩评价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设计无倾向性的业绩评价指标,除了征求全体内审员意见外,还应根据内审部门所有内审员近几年工作结果数据对业绩指标进行模拟评价,从而确定指标的合理性。

(二)业绩指标的设计和量化

由于内审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在资源分配时已通过题库组卷测试完成,因此,业绩指标可从劳动强度和工作质量两个维度参照作业成本法进行量化。

(1)劳动强度指标设计及其量化。该指标以完成审计项目及其他事项所耗用的时间为依据。审计项目劳动类型可分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其他工作全部为非现场。内审部门可组织内审员并结合历史审计项目经验进行讨论确定不同项目需要的标准时间耗用,项目中充当的角色不同可根据不同角色劳动强度调整时间耗用标准。例如,普通内审员现场审计每天按照1个标准单位计量,非现场审计每天按照0.3个标准单位计量,当任主审人或其他角色的,可根据其劳动强度在标准单位上进行系数调节或绝对值调节。其他事项可按照完成该项工作年度累计所需小时时长进行计量,满8个小时的,按照1个标准单位计量,不足的部分按比例计量。

(2)工作质量指标设计及其量化。该指标按审计结果进行量化。内审部门可制定审计发现问题严重程度的认定规则,明确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级别。实务中,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级别通常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业绩评价时,可以根据不同性质问题发现的难易程度确定折算比例,通常情况下,若一般问题按照1个标准单位计量,那么可将不同重要性级别的问题按照:一般:较大:重大=1:10:100进行比例折算。对于参加多个项目的,可以累积计量。

(三)业绩指标评价及应用

业绩评价可按季度、半年、年度进行,从劳动强度和工作质量两个维度计算评价期内个人累积分值和部门所有内审员累积分值,内审部门计算每位内审员分值占部门所有人员累积分值比重,并按比重进行排名。业绩分值占比可作为绩效奖金分配参考依据,排名情况可作为内审员晋升参考的依据。

上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践行新时代治水方针强化旬阳水
下一篇:没有了

Top